【概要描述】自“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在積極推進碳中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入“十四五”,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加快能源系統調整以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無害化處理發電隸屬于新能源發電的其中一個分類,相較于傳統的以煤炭等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模式,高效的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擁有較為顯著的減排效果。
政策支撐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垃圾發電產業發展,發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尤其是進入“十四五”以后,為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項政策密集出臺,為垃圾發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1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隨后,廣東、山東、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結合各省實際情況發布“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
2021年5月,發改委、住建部就聯合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笆濉逼陂g,全國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254座,累計在運行生活垃圾處理廠超過500座,垃圾裂解氣化設施處理能力58萬噸/日。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約45%,再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其中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這一發展規劃的發布,進一步確定了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增量空間。
2021年8月,《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的發布,對行業影響重大,方案確定了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逐年增加用于競爭配置的中央補貼規模。按照“以收定補、央地分擔、分類管理、平穩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其中要求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大幅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置,規范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近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在糧食主產區和畜禽養殖集中區統籌規劃建設生物天然氣工程,促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發展。
作為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效果明顯
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處理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作為典型“負碳”行業,其減碳效應顯著。
近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熱電聯產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指南(征求意見稿)》,現征集各方意見。測算指南出臺后,也有利于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從上述來看,“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是利好政策支撐,還是央補調整并有序退出,亦或有望參與碳交易,都是推動行業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的有效手段,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概要描述】自“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在積極推進碳中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入“十四五”,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加快能源系統調整以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無害化處理發電隸屬于新能源發電的其中一個分類,相較于傳統的以煤炭等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模式,高效的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擁有較為顯著的減排效果。
政策支撐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垃圾發電產業發展,發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尤其是進入“十四五”以后,為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項政策密集出臺,為垃圾發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1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隨后,廣東、山東、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結合各省實際情況發布“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
2021年5月,發改委、住建部就聯合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笆濉逼陂g,全國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254座,累計在運行生活垃圾處理廠超過500座,垃圾裂解氣化設施處理能力58萬噸/日。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約45%,再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其中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這一發展規劃的發布,進一步確定了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增量空間。
2021年8月,《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的發布,對行業影響重大,方案確定了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逐年增加用于競爭配置的中央補貼規模。按照“以收定補、央地分擔、分類管理、平穩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其中要求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大幅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置,規范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近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在糧食主產區和畜禽養殖集中區統籌規劃建設生物天然氣工程,促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發展。
作為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效果明顯
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處理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作為典型“負碳”行業,其減碳效應顯著。
近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熱電聯產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指南(征求意見稿)》,現征集各方意見。測算指南出臺后,也有利于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從上述來看,“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是利好政策支撐,還是央補調整并有序退出,亦或有望參與碳交易,都是推動行業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的有效手段,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自“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在積極推進碳中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入“十四五”,我國步入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新階段。
“十四五”時期是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加快能源系統調整以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無害化處理發電隸屬于新能源發電的其中一個分類,相較于傳統的以煤炭等燃料為主的火力發電模式,高效的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擁有較為顯著的減排效果。
政策支撐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垃圾發電產業發展,發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尤其是進入“十四五”以后,為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項政策密集出臺,為垃圾發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1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隨后,廣東、山東、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結合各省實際情況發布“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
2021年5月,發改委、住建部就聯合印發《“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笆濉逼陂g,全國共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254座,累計在運行生活垃圾處理廠超過500座,垃圾裂解氣化設施處理能力58萬噸/日。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約45%,再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其中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占比65%左右。這一發展規劃的發布,進一步確定了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增量空間。
2021年8月,《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的發布,對行業影響重大,方案確定了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逐年增加用于競爭配置的中央補貼規模。按照“以收定補、央地分擔、分類管理、平穩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生物質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合理安排2021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明確補貼資金央地分擔規則,推動新開工項目有序競爭配置,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持續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競爭力,實現生物質發電行業有序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其中要求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大幅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置,規范生活垃圾填埋場管理,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
近日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在糧食主產區和畜禽養殖集中區統籌規劃建設生物天然氣工程,促進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發展。
作為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效果明顯
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處理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作為典型“負碳”行業,其減碳效應顯著。
近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熱電聯產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指南(征求意見稿)》,現征集各方意見。測算指南出臺后,也有利于生活垃圾裂解氣化發電項目碳減排量測算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從上述來看,“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無論是利好政策支撐,還是央補調整并有序退出,亦或有望參與碳交易,都是推動行業健康、穩定、有序地發展的有效手段,垃圾裂解氣化發電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聯系方式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冬青街7號
熱線:400-003-1277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河南中成環??萍脊煞萦邢薰?nbsp; 豫ICP備1503388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本網站已支持IPv6
版權所有?河南中成環??萍脊煞萦邢薰?/span>
豫ICP備1503388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本網站已支持IPv6